常志强是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高年资主治医师,男,47岁,1996年7月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,自1996年10月参加工作以来,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已经20余年,他参与了无数次呼吸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,有丰富的临床经验。2020年1月10日襄阳血站用血紧张,医院号召医务人员献血,他第一个带头响应,积极义务无偿献血。1月21日,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到指令,火速成立新冠肺炎隔离病区,刚献完血的他立即报名,成为抗疫战线第一批成员。
常志强患高血压多年,长期服用高血压药物,刚刚献完血,头晕和不适还没有缓解的他,深知自己的责任和担当,立即行动、积极备战,首先便来到医院,将自己分管的病人与其他医生做好交接安顿好。然后回到家中,给老家患病的老父亲打了慰问电话,看望了八十多岁体弱多病的老岳父,收拾好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品,带了平时服用的高血压药物,立即投入到隔离病区的工作中。
大年三十,常志强主班收治了四位新冠肺炎疑似患者。为了消除患者的顾虑,他穿着防护服亲自到病人床边,反复做患者思想工作,取得患者理解,积极配合治疗。为了能做到精准治疗,他仔细询问病史,详细体格检查,认真做好记录。这次的新冠肺炎,病情复杂,病情变化快,三两天就可转为重症,在当下没有特效治疗药物的情况下,就必须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,他每天都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来来回回出入病房,了解病情,及时发现危重患者,及时给予对症处理,防止患者出现意外。
这次疫情来的凶猛,来隔离病区的患者在急剧扩张,为了患者都能得到及时的治疗,医院从最初的一个病区逐渐发展到九个病区,进入病区的工作人员从最初的十几个发展到一百多号人,而此时感染科主任被抽调到新冠肺炎医疗专家救治组,隔离病区急需一个临时负责人,依据工作能力及经验,医院指定常志强临时负责。临危受命,常志强义无反顾挑起了这副重担。
他深知自己的责任和担当,从那天起,他每天都要查看九个病区的医疗质量,查看每一个患者的病历,确保每一个患者得到精准治疗。他每天还要负责多方位协调与沟通,关注医护的生活,院感防控,医疗物资及床位安排等等,每天工作长达12小时之久,经常到晚上10点之后才能回到隔离宾馆休息。
一天上午,常志强进病房查房,连续查看了三个病区的患者,由于查房时间太长,防护服下的头发、衣服全部湿透了,连续持久的工作导致他第二天就感冒了,加之高血压病,全身一点力气也没有。但他想疫情还在那么肆无忌惮的扩散,又看到那些九零后各个非呼吸专科的志愿者都冲在最前线,他就告诫自己,自己作为呼吸科的专科医生,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绝不能退却,一定要坚持下来,“病房就是战场,必须冲锋在前,绝不撤退!”他在心里对自己说。就这样,他带病坚持工作,他赶快喝了医院给配的感冒药,又继续奋斗在疫情前线。
为了不让家人担心,他下班回到宾馆,总要和家人视频、打电话报平安。学医的儿子看到爸爸黑眼圈和脸上被防护口罩留下的勒痕,明白了当医生的辛劳,更露出了崇拜的眼神,儿子坚定地说:“老爸,你累了就说出来,别太扛着超负荷运转,对健康不利。相信我:再过几年,我来接替你。有我和妈妈在大后方,你放心!”儿子真挚的语言温暖了他的心,让他更有了前行的动力。
“这是我永生难忘的春节,在疫情面前,我没有退缩,没有畏惧,把团圆变成对职业的坚守,而我身边都是这样的人,就是因为我们的勇敢让我们坚信,在这场没有硝烟的 ‘战疫’中,我们一定会赢。”给儿子发完微信,常志强稍作休息后,又投入到了战斗中去了!
3月4日,他在新冠病区工作已经45天,按医院要求他被医院安排替换下来休整,随着疫情好转,新院区就诊患者暴增,门诊工作繁忙,隔离期刚满他又主动申请到医院门诊参加义务预检分诊。随后便投入到了住院部呼吸内科科室工作中,因呼吸科主任还在新冠病区参加救治工作,一时半会还不能回来,他便主动承担起了科室两个病区的管理工作。
常志强从医二十多年以仁者爱人的品德感动着每一位患者。他除了日常的病房值班、会诊等工作外,还肩负着门诊纤支镜的重任,完成了经纤支镜肺活检,肺泡灌洗,取气管异物等先进技术,并协助科主任抓好医疗质量,搞好病房管理,从不记个人得失,任劳任怨,这些年他把自己奉献给医院,把身影留在了病房!他不仅是呼吸内科的骨干医师,更是广大病患的贴心人。他有很多的“粉丝”患者,是因为他医术精湛,性格稳健,是个可以信赖的暖男。无论是患者,还是医院同事,都喜欢找他看病住院,是因为他都能及时准确的为患者解除病痛,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与爱戴。他在2016,2017,2018连续3年都获得了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最美医生称号。
他在工作中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;在平凡的医疗岗位上,他默默地奉献,忘我地工作。他真正做到了:医病、医人、医心!忘名、忘利、忘我!
用自己对职业的挚爱仁心,诠释着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、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!